超声波治疗仪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设备,它通过超声波的高频振动作用于人体组织,达到促进组织修复、改善疼痛、增强血液循环、消除炎症等目的。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千赫兹)以上,不能引起正常人听觉反应的机械振动波。超声波疗法(Ultrasonic Therapy)是指常用频率为800-1000kHz的超声波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超声波在均匀的人体组织中的传播路径呈直线,但遇上界面则发生折射或反射。传播过程中,超声波对组织产生明显的机械作用和热作用,在体内引起一系列理化变化,故能调整人体功能,改善或消除病理过程,促进病损组织恢复。超声波可用多种方式进入人体,人体对超声波反应的大小取决于超声波的能量大小和人体的功能状态。
超声波治疗仪的三大作用
机械作用:机械作用为超声对人体的基本作用,对细胞产生细微的按摩,增强了细胞膜的透性,促进细胞内胞质的流动,改善组织的代谢功能,提高细胞的再生能力,有利于病理变化的恢复。
热作用:组织内生热,是一种声能转变为热能的过程。影响这种能量转换的因素有超声的强度、作用于人体的方式、组织的密度和粘稠度、组织声阻差的大小,以及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状态等。超声波作用下神经组织最易生热,肌肉次之,脂肪组织生热最少。骨与其周围组织的声阻相差很大,故在其界面上生热较多。
理化作用:超声的机械和热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或诱发组织内其他理化变化,可以改变组织内的离子浓度、PH值、酶活性、物质渗透性等生化反应,从而对组织产生一定助益。
超声波治疗仪的配件及使用
家用超声波治疗仪的主要设备包括,主机、探头、耦合剂。超声波的产生需要一个介质来传播声波,并且介质中的分子需要参与到超声波的传播中。在超声波治疗仪中,往往使用的介质是水或者耦合剂,这些介质可以将超声波能量传输到皮肤表面,进入人体组织。
耦合剂是新一代水性高分子凝胶组成的医用产品,它的PH值为中性,对皮肤没有刺激性,没有损伤,不会产生过敏,而且无毒无污染,对身体健康不会造成影响。使用耦合剂能够减少探头与皮肤之间的空气,能够减少反射作用,使超声波更顺畅,超声检测更清晰。还能够起到润滑作用,减少皮肤与探头之间的摩擦,有利于探头的灵活滑动。
超声波对人体作用的大小与所用超声剂量关系密切,剂量大小则取决于仪器输出的超声强度(以W/cm2计)、作用时间和使用方法(固定法大于移动法)。家用超声波治疗仪大多采取移动法来进行治疗,速度根据探头面积和治疗面积调整。超声强度大于2.0W/cm2对皮肤有刺痛感,脉冲超声波的平均功率小于连续超声波,故脉冲超声波治疗较连续超声波治疗易于耐受,使用时前者剂量可略大于后者。
超声波治疗仪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适用于各类软组织扭挫伤、乳腺炎、瘢痕、组织内硬结、前列腺炎、肾与输尿管结石、各类骨关节病、颈腰椎病、各类脉管炎、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便秘、胆囊炎、卒中后肩痛、脊髓损伤、各类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瘙痒症、鼻窦炎、耳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视网膜病变及眼内病变等。
禁忌症:不适用于局部恶性肿瘤(高强度聚集超声波治疗肿瘤时除外)、化脓性炎症、局部活动性肺结核、局部出血倾向、植入心脏起搏器、孕妇腹部、儿童骨骺部等。
总之,超声波治疗既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和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在康复医学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